作者:黃高曉 洪靖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 政治學院)
2019 年4 月23 日,習近平在中國海軍節上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并呼吁各國政府和海軍“集思廣益、增進共識,努力為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習近平首次提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將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有機統一、融合創新,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巨大反響。它一以貫之的價值引領和與時俱進的實踐創新之雙重驅動,展現習近平海洋建設思想體系鮮明獨特的時代屬性、世界眼光和中國氣派,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海洋建設事業的指導思想,是引導當今世界海洋事業科學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指針,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世界歷史意義。 自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經略海洋,全力領導海洋建設,并先后提出了三個重要思想,即“建設海洋強國戰略”、“一帶一路”建設倡議和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從習近平新時代理論創新的實踐來看,這是一個三部曲式發展的歷史進程,其中,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海洋事業的根本遵循;“一帶一路”建設倡議,打造了中國與各國交流合作共同發展的實踐平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成為海洋建設思想領域的最高范疇和指導思想。此外,僅就其語義表達本身而言,海洋命運共同體在全球海洋話語體系中首創了一個中國話語權,占據了全球海洋事業發展的理論創新點和道義制高點。 “海洋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提出,標志著習近平新時代海洋建設戰略思想體系的基本形成,具體地說:一是思想成熟,二是體系成型。首先,三大思想各自發展水平都達到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程度。“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是三個各自獨立、各有側重、自成一體的相對完整思想,成為各自海洋建設領域的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海洋命運共同體思想為最新和最高的理論創新成果。其次,體系成型表現在這三大思想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融合程度上。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呈現出一種辯證發展的內在關系;最終以海洋命運共同體思想來統合其他兩個思想,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習近平海洋建設戰略思想體系,并構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之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海洋命運共同體思想可以視為習近平海洋建設戰略思想最高水平的代表或者標志。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習近平關于人類未來發展的最高思想形態,是一個內涵豐富、領域廣泛、博大精深的科學理論體系,由多個或者多種具體的共同體思想構成,海洋命運共同體思想就是其中之一。而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的提出,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首先,海洋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提出,把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拓展到了全球海洋領域,這是從一般到具體的發展形態和發展過程。其次,它又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思想形態,發展完善了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海洋命運共同體兼具海洋和命運共同體兩個概念,具有兩重性特征:一方面,它是習近平海洋建設思想發展的邏輯結果和最高范疇,具有人類海洋建設領域鮮明、獨立、完整的發展理念和本質屬性;另一方面,它又是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海洋領域的具體體現,反映了當今世界人類全部命運發展的必然性、普遍性和共同性。因此,這是一個從具體上升到一般的發展形態和發展過程。習近平提出的海洋命運共同體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根本的指導性、全面的開放性,反映了當今世界海洋發展的時代屬性、特點規律和實踐意義,為中國與世界各國正確地認識和解決人類面臨的全球海洋困境難題指明了方向;為各國解決全球范圍內海洋建設、海洋治理和海洋發展等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展示了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巨大的發展空間,為人們進一步探討實現這個價值共同體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設海洋強國,不僅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基礎,也成為中國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基礎。習近平的個人成長經歷從內陸地區開啟,更長期在我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改革開放前沿地帶工作,使他深刻認識海洋、利用海洋和經略海洋,成為我們黨和國家最主要的海洋戰略思想家。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繼承、豐富和發展了我們黨和國家關于海洋事業建設的思想,提出和形成了科學完整又不斷與時俱進的海洋強國戰略思想,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海洋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也為全球海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他指出了海洋資源開發的戰略定位和當前我國參與海洋開發的緊迫性,強調了加強海洋建設的重大戰略定位和歷史意義,明確我們的建設目標和發展方式,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建設一個海洋強國,并且提出了我們建設海洋強國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著力推動并實現四個轉變。我們必須以更加積極主動、全面開放的嶄新姿態,參與到當今世界激烈的海洋開發競爭熱潮中去,全面開辟海洋建設事業發展的新戰略路徑,使海洋經濟成為我國海洋強國建設新的增長點,以獲得豐厚的發展資源、廣闊的發展空間、強大的發展動力和長遠的發展前景。這一點是我們正確地認識、理解和實踐習近平海洋命運共同體全部思想的歷史起點。 當今世界仍然處在全球壟斷資本主義的主宰支配下,和平問題和發展問題一個都沒有得到解決;西方國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實際統治,使國際關系仍然處于一種不公正、不平等、不合理的狀態之中,成為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最主要障礙。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全球治理的推動者、人類共同發展的貢獻者。為了徹底改變當今國際關系這種不正常的畸形發展狀態,習近平提出建立合作共贏新型國際關系的主張,強調這是維護全球和平安全與發展的前提基礎。堅決主張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指導思想,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的新型國家關系,在求同存異中實現各國的正當利益,堅持結伴而不結盟的新型國際組織關系,在平等互助中實現共同發展。同樣的,建立一個和平、合作、平等、開放、共贏的新型海洋國際關系,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邏輯起點。習近平提出的海洋命運共同體思想,以一種全新的海洋國際關系理念,闡明了構建人類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歷史必然性、正當性和優越性,全面超越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等舊的國際關系指導思想和陳舊海洋文化,徹底唾棄了海洋霸權、艦炮政治、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等舊觀念舊模式,是解決當今全球海洋問題公正合理又確實可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當前,中國與各國“在全球海洋治理上應當著力解決什么問題”,習近平也做出了回答,就是要合力打造全球海洋治理新格局。全球海洋治理格局是全球各種海洋利益訴求、海洋治理理念、海洋治理能力和海洋治理制度機制等綜合因素,在各國的斗爭、較量和妥協中形成的某種力量對比結果的相對穩定態勢表現。長期以來,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堅持海洋霸權主義和海洋強權政治,全面壟斷全球海洋治理領導權,肆意踐踏各國自主平等海洋權益,瘋狂掠奪全球海洋資源,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等等,實際上形成了一種不公正、不合理的海洋治理格局,至今仍然支配世界海洋的現實發展。中國主張與各國合力打造全球海洋治理新格局,就是要堅持和平利用海洋、科學開發海洋、合作共建海洋、公道治理海洋,使各國成為全球海洋治理的共同主體,使全球海洋治理朝著更加平等的、公正的、合理的方向發展,使全球海洋治理的全部成果由各國人民共享,并且盡可能地惠及更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人民,不斷滿足全球社會對海洋事業繁榮發展的需要。 中國與各國“從何處著手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倡議對此做出了回答。中國與各國共同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必須立足本國實際,兼顧各國海洋利益關切,致力于促進雙邊和多邊海洋利益的平衡增長,這就需要有一個平等互助、交流合作和創新驅動的發展平臺。2013 年習近平首次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就是這樣一個新的共同平臺和新的增長點。習近平“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推動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和發展全方位對外關系的指導思想,其中建設“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思想,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海洋戰略思想體系,在整個“一帶一路”建設思想體系中,具有其相對獨立的特定功能和支撐地位,發揮關鍵性的戰略決定作用。它開拓了我國堅持海陸統籌,全面建設發展的戰略新視野;開創了我國依海富國,以海強國,實施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新戰略方向;開啟了我國聚焦海洋經濟建設,推動全面建設發展的戰略新征程。六年來,“一帶一路”建設無論是陸上“一帶”還是海上“一路”,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不僅帶來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的雙邊及多邊海洋合作,更彰顯出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傳播力和影響力。目前,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和國際組織越來越多,中國與各方之間開展的雙邊及多邊海洋合作規模越來越大,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也更加突顯。這一切實踐成就充分說明,“一帶一路”正在成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新的運行平臺和實際增長點。習近平把海洋強國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相結合起來,聚焦海洋經濟建設,使“一路”正在成為我國全面建設的一個新亮點。中國要成為世界強國,必須首先成為海洋強國,沒有海洋建設,“一帶一路”就失去一個翅膀,不能夠在全球海洋競爭中取得優勢,中國就不可能建設成為海洋強國,當然更不可能推動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了。 可見,習近平提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歷史使命,必須充分把握人類海洋發展的特點規律、總體要求和實踐路徑,并且放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付諸實現。 堅決反對反全球化或者逆全球化的思潮與行動,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和實踐,打破各種阻礙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偏見、阻力和陷阱。積極推動大國海洋交流與合作,特別是中美兩國的海洋交流與合作。既看到兩國之間存在的利益分歧、觀念差異和制度區別,更要看到兩國之間具有更多更大的主流發展意識、共同海洋利益和交流合作需要。只要堅持“和而不同”,“斗而不破”,海納百川,兩國之間的合作發展依然還有希望。實踐證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兩害”,這是當前中美貿易戰帶給我們的深刻教訓。中美同為當今世界兩個最重要的大國,其相互關系處理得如何,直接影響乃至決定各國能否攜手共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中美只要能夠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與精神,兩國圍繞海洋主導權之間的斗爭,并不必然會導向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的“修希底德陷阱”,而可望達成一種合作共贏的新型海洋關系格局。這既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將可能為全球海洋交流合作發展提供一個成功典范。同樣,各大國與小國之間的海洋權益斗爭,只要遵循上述原則與精神,也有可能克服“中等發達國家陷阱”和落后國家的“碎片化荒漠化陷阱”。 四十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建設海洋強國,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關鍵一招。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當今世界海洋大發展趨勢給中國海洋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以習近平海洋戰略思想為指導,正確判斷當今世界海洋建設發展的形勢,既要看到機遇與挑戰并存,又要看到機遇大于挑戰,辯證地分析和科學決策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問題。全面加快推進海洋強國建設步伐,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特別是海洋建設領域的全面開放,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特別是海洋治理體系和海洋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把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發展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宏偉目標相結合起來,合理規制海洋命運共同體時間表、路線圖,立足現實需要,謀全局長遠發展,共同推動中國海洋強國建設與全球海洋事業走向深入持續發展,這將是一個長期艱巨的曲折發展過程。 六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中國促進全球共同繁榮發展的中國方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臺,也正在成為促進全球海洋共同繁榮、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臺。當前,“一帶一路”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的新階段。從潑墨灑脫的“大寫意畫”到精謹細膩的“工筆畫”,讓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完善合作理念,繼續打造好中國與世界交往合作的實踐平臺。 1.堅持貫徹平等共商的理念和原則,共同維護全球海洋和平 習近平指出,必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全球事務由各國人民商量著辦。必須堅持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小國弱國窮國自主選擇海洋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其全球海洋治理主體的平等地位和權益,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代表權、參與權和話語權,更加關注、維護和落實好發展中國家的正當的合理的海洋權益,要堅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來辦。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堅持和平利用海洋,反對海洋霸權主義和海洋強權政治;堅持合理開發海洋,反對海洋殖民主義;堅持合作治理海洋,反對海洋單邊主義;堅持公平共享海洋,反對海洋孤立主義;堅持可持續發展海洋,推動人類海洋文明事業的共同發展。 2.堅持貫徹共建的理念和原則,推動全球海洋治理體制變革 習近平提出的海洋命運共同體思想為推進全球海洋治理變革、推動全球海洋事業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就是以聯合國海洋法體系和海洋治理組織體系為基礎,務實推動國際海洋治理體制變革。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全球海洋秩序,就是以聯合國組織體系和聯合國海洋公約體系為核心奠定的制度運行基礎,其行之有效的宣言、憲章、理念、原則和規范,對全球海洋治理具有普遍的權威性和廣泛的指導性,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奠定了行為主體和制度規制的基礎。習近平主張,尊重聯合國組織和海洋法體系的正當性與權威性,積極發揮聯合國體系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同時支持聯合國海洋治理體制變革,改進聯合國海洋體系及全球海洋治理體制的不足,使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成為必要和可能。另一方面,習近平強調,當今世界海洋事業發展的新情況、新要求和新趨勢,要求各國政府和人民不斷地改革不合時宜的全球海洋治理體制,創立新的海洋組織和海洋治理規則,不斷滿足人類海洋發展的新需要,從而促進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生成發展。 3.堅持貫徹共享理念,推動海洋文明交融發展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需要全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長期共同努力,更需要世界主要大國擔當歷史重任,做出表率。中國是當今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大國中唯一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始終堅持正確的國際義利觀,認真履行與本國國際地位相適宜的國際義務。中國將繼續勇敢地發揮負責任大國的歷史作用,參與引領全球海洋治理體制變革,推動海洋文明建設,共同增進海洋福祉,促進全球海洋事業繁榮發展,各國人民共享海洋發展成就。正如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像對待生命一樣關愛海洋。中國全面參與聯合國框架內海洋治理機制和相關規則制定與實施,落實海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加強海洋環境污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習近平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中國能否實現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取決于能否實現新時代全面改革開放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落實到海洋建設領域,就是能否實現國家海洋治理體系和海洋治理能力現代化,建成海洋強國。盡管當前面臨著眾多復雜艱巨的困難和挑戰,但是,我們對習近平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始終充滿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推動下,在中國政府和人民與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下,一定能夠建設好一個美好的海洋命運共同體,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共同發展,做出新的世界歷史性貢獻。
該文章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Y76VveP5IPQdXLvStFiJbw